多方联动聚合力 分级分类化争议
海口市龙华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海口市龙华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坚持“崇法重理、圆融共赢”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机制,促进调防结合、多方联动、定纷止争,有效提升基层调解组织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实现“矛盾不激化、服务不缺位”。一是强化多方联动,构建“调裁诉援”有效衔接机制,深化与司法、监察、法院、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合作,形成化解劳动争议的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二是加强阵地融合,整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基层调解组织、企业调解委员会等资源,构建“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联动、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形成分级分类处理争议、就近就地化解纠纷的工作格局。三是打造专业队伍,积极组织调解员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大幅提升劳动争议办理质效。四是开通“绿色通道”,坚持农民工案件“快立、快调、快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全程优先处理,提高欠薪争议办理效率。五是强化数字赋能,积极开展“互联网+调解”工作,推进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案件及时分流、跟踪进度、快速办结,实现平台案件全流程线上调解、足不出户“指尖维权”。2022年,调解中心共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468件,涉及金额848万余元,调解成功率60.3%。
强基础建制度 优服务重预防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湾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紧扣“强基础、建制度、优服务、重预防”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有效维护辖区内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完善调解制度,推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19项调解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登记、受理通知、送达回执等10种文书格式,对每个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调裁衔接机制,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在调解中心设立流动仲裁庭,完善调解建议、委托调解、仲裁审查确认等调裁衔接制度。二是建强调解队伍,多措并举充实调解力量。高标准配备工作人员,选聘镇党委副书记为调解中心主任,通过调剂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聘请专业人员等举措壮大调解队伍,积极探索建立“专职调解员与兼职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特邀调解员制度,吸纳具有调解工作经验、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升争议办理效能。三是强化源头治理,主动开展争议预防工作。指导辖区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升企业自主预防和化解争议能力。建立劳动争议监测预警与联动处置工作机制,要求辖区内各用人单位定期报送劳动纠纷排查表并建立排查台账,确保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42件,调解成功113件,涉及金额98万元,调解成功率79%。
办好群众“护薪”事 撑起权益“保护伞”
文昌市龙楼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文昌市龙楼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秉承“公平、公正、高效、便民”的工作原则,整合镇司法所、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多部门调解资源,坚持“快速介入、稳控局面、妥善处理”工作法,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一是强化“调裁诉”衔接,积极探索“巡回仲裁庭+镇调解中心”劳动争议调裁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创新设置“调裁对接”仲裁员、“调诉对接”法官,明确衔接责任人,形成资源融合、信息共享、程序衔接、制度保障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格局,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明显提高,仲裁诉讼案件受理量明显下降。二是办好“护薪”事,建立欠薪案件应急处置预案,接到欠薪案件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联动相关部门,快速向企业了解情况,迅速调解欠薪纠纷,给劳动者送上一颗定“薪”丸。三是打好“宣传牌”,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进企业、进工地、进网格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开展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工地排查,最大限度地把劳动人事争议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自成立以来,调解中心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7件,涉及劳动者391人,涉及金额691.4万元,调解成功率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