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网,中国体育彩票

我和老年大学
发布日期:2022-03-31                               打印本页

  张立华

  局里的老年大学开办三年了,我是第一批报名的学员,还记得挂牌那天,十分荣幸地与局长一同揭开了老年大学牌匾上的红绸子,在大家的鼓掌与欢呼声中,将其悬挂在教室门旁。看着那块牌匾,心里热乎乎的。上大学曾是我儿时的理想、年轻时的追求,在完成了学业以后,参加了喜欢的工作,直到退休。现在,为了丰富晚年生活,做到退休不退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局里为我们开办了老年大学,聘请了专业老师,安排了工作人员热心服务,使我们不必掏钱跑路去参加社会上良莠混杂、名目繁多的学习班,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大快人心的事情啊!

  第一学期我报了京剧和书法两个班。尽管我是个京剧爱好者,参加部里京剧队活动也二十多年了,凭着一条好嗓子,也赢得了不少掌声,但是进了京剧班才发现,自己的那点儿水平,连京剧那潭水的边边儿都够不上。局里请了北京京剧院科班出身的梅派大青衣给我们当老师,从发声练习开始,一步步带我们走进京剧那辉煌的殿堂,让我们大开眼界。每一次课,老师都首先带着我们练习气息,发音,我才知道,原来不是单靠嗓子唱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咱们嗓子都是肉长的,哪禁得起那么使唤啊!一定要学会腹式呼吸(与我们平时的呼吸动作相反,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要学会运用气息,腹腔、胸腔、头腔,三处共鸣才能发出好声音来,所谓上膛音就是要把口腔打开,让气息通过鼻腔直冲头腔。”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吸气、憋住气,然后慢慢吐气,几个回合后,开始加上发声,咿、啊、呜、吁,从低到高,用气息去冲声带,而声带要放松。这一段练完,人已经腰酸、肚皮疼了,连脑袋都有点犯晕。接着练习“十三辙”,老师说,这是京剧唱腔归韵的十三个基本字口,涵盖了所有唱腔的发音。这一场练习下来,人人气喘吁吁,我都出汗了,但觉得很舒服。这也是锻炼身体吧,练习气息,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练完声,老师开始教唱段,第一段就是穆桂英挂帅里的“猛听得金鼓响”,老师说,这段是梅派的开蒙戏。要说这段唱,我们也是耳熟能详了,能顺顺利利地唱下来,但老师说,要注意尖字团字上口字,还要注意归韵,这才能唱出京剧味来。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教唱。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学唱,老师不仅笼统地在前台教,还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分别指导,指导时也是一个字一个音地矫正,非常有针对性。几节课后,我们自己都能较为熟练地演唱了。那天京剧队活动,几个人一起去齐唱了这段“挂帅”,赢得了琴师们的一致称赞,说声音立起来了,亮堂了,更有韵味了!我们在京剧班上课,在京剧队练嗓,这是多么好的条件啊,怎么能不进步呢!

  再说书法班。书法是我自小的爱好,初中时就学过隶书,以前在山西省厅政研室的时候,举办书画比赛,我的一幅隶书还获了奖呢。但正规学习还是上老年大学书法班。第一节课就把我吸引住了,邢金豪老师不但字写得漂亮,课也讲得极好。他说,书法之所以叫书法,就是因为有规律,不是一般的把字写出来就行了,而是有一定的章法,这包括点、划和结构。点划到位,字就有了味道,结构就是笔划的安排,结构合理,收放得当,字就有了神韵。正像人们常说的,一副好的书法就是无形的音乐,有形的舞蹈。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文字的功能,而且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我们的课主要是学习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帖》,是楷书。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老师要求我们在学习写字之前要学会读帖,把读帖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学习书法的关键环节。读帖的过程中,训练眼睛的观察、欣赏能力,大脑的思维、分析能力。观察得越仔细精到,临写时才能越近原作。老师的课就从点、划如何写入手。每节课都会讲几个字的写法。根据字形讲结构。每节课也会留作业,下节课老师会逐一讲评。

  真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写字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呢!慢慢学吧,学问可深着呢!听完课,就得消化吸收,动手练习。慢慢去体味老师的讲课内容。把墨调匀,把笔握好,一笔一划认真去写。当然先要细细地看老师的字帖,真的感觉这字是有感情的,是有姿态的,是有韵味的,也是会说话的。初看时,她们像是满含着秘密的孩子,一副“就不告诉你”的神态,看得多了,你就能看出每一笔的运势,能看出书写者的笔力,甚至当时的心情。只有当你觉得把字看透了,记在心里了,你再动笔,笔下才能有味道。我就这样,跟着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写来,每天能写几个,字不在多,而在坚持。三年下来,不仅学了颜体楷书而且学习了隶书、行书,特别是隶书,曹全碑、史晨碑、礼器碑、乙瑛碑等碑帖我都至少临写了一遍,曹全碑临的最多,老师鼓励我说:临得很像,很有味道。我很高兴,局里搞纪念活动征集作品,我也敢拿出手了!班里还为大家刻了名章,写好字盖上章,体会了一把书法家的感受。老师说,练习书法也是一种气功,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益处的,我也从一份资料中得知,古往今来,包括历代皇帝,最长寿的是大书法家们。看来,沉醉于翰墨之中,静心于孤灯之下,面对着有姿有韵的汉字,欣闻着淡淡的墨香,确实是一种享受,不失为一种养生良方。

  大学上了两三个学期,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断了学业。

  起初,大家宅在家里自觉地练习书法,老师也会在群里发一些帖子给大家参考。后来,局里组织了网课,利用人人讲和桑榆金辉平台,老师视屏讲课我们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看,这种高科技的形式,让我们的学习延续了下来。每天在家上课,节省了跑路的时间,看老师的手法还更清楚,即使是身体欠佳,即使是外出办事,有时间也还可以看回放很方便。这时,我又报名参加了写意花鸟班和宋代山水班,成为插班生。我喜欢看画,但从来没画过画,以至于第一节课老师讲要准备纸笔颜色等工具时我非常外行地问:需要那么多支笔呀?老师和同学们一定偷笑呢!教画画的老师是年轻的赵晨老师,专业画家,功底深厚,教得细致耐心,说话风趣幽默,一副老北京的话口,让我这个老北京听得十分舒服,自然有了亲近感。细想起来,跟着老师临摹齐白石、吴昌硕大师的画作,大白菜、萝卜、荷花、菊花、紫藤……动笔画了不少。老师不仅教画法,而且讲画理,讲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讲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区别,讲思想与表现力,讲用笔、调墨,讲构图、铺排。上课的时候边示范边讲,点评作业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讲,对同学们的作业,每课必点评,从来都是鼓励,没有批评,即便是我这样的绘画白丁,也总是给人希望给人力量。自从上了画画班,我觉得自己的生活都有了许多变化,开始注重身边的色彩,注意花草树木山石的形态,出去游玩,更多地是给它们拍照,以便弥补写生的缺乏。有时候会站在一块石头旁,看它的纹理,想象着该是虎皮皴还是披麻皴?仰头看着枝杈树叶,想着该是鹿角枝还是垂折枝?是介子点、梅花点还是胡椒点?让我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到老才知没学好。这话是从学习的角度说的,其实,对于学习的人来说,老了还要去学一样东西,还有兴趣和热情去学一样东西,会让你觉得自己还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激发人的活力,振奋人的精神,你就会忘记年龄,忘记衰老,自然也就年轻啦!老年大学不仅是学知识,也是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丰富精神追求的地方。来吧,来上老年大学吧,你一定会有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