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提前规划、协同布局产业链与人才链,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带动效应
“创造就业新增量,应从宏观战略层面引导产业发展,利用政策、资金等杠杆撬动发展,防止市场过热导致人力资源培养过剩。同时,提前参与学校专业布局、培训目录设置等,确保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
“各领域政策适时、精准、协同‘发力’,特别是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稳定用工,切实推动就业扩容提质。”
广袤田野,螺桨轰鸣,操作员控制无人机平稳迅疾飞行,喷洒出“白雾”给农作物除虫除草。如今,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的场景,越来越多成为我国农田管理的日常。
“相比人工喷洒,无人机喷洒农药省时、省力、效率高,病虫防治效果更好,也减少了农药对操作者的伤害。”44岁的李怀义,是一名从业7年的植保无人机系统操作手,通常被称为无人机“飞手”。
“刚从业时,只要会玩无人机就能干活。现在,飞手必须通过相应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持证才能上岗。就像开车要考驾照,飞手证就是我们的‘驾照’。”见证自己从事的职业从小众化向规范化发展,李怀义对飞手的就业前景满怀信心。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社会需求丰富多元,数字经济、新能源、银发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不断蓄积新动能,拓展出就业新空间。
与此相对应,无人机操控员、新能源汽车维修员、碳排放管理员、“网约护士”等一系列新职业涌现,我国劳动力持续从传统岗位向生产率更高、技术更密集的新兴岗位流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的就业新增量正逐步扩展。
“高质量充分就业,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是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因势利导创造更多就业新增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能通过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新需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说。
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平土家族侗族乡陈家寨村,网络主播在直播推介柚子(2024年9月26日摄) 杨文斌摄 / 本刊
发展与就业协同增效
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关键。在多位受访者看来,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两大方向。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先进产业集群,将创造产生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4新质产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与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招聘需求在总量中的占比为21.8%,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李长安分析,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有“两方面”作用:既可以不断创造新岗位,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岗位。为此,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方向,提前规划、协同布局产业链与人才链,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带动效应。
二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促进与人的需求相关的服务新业态、新职业发展,可以有效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比如,近年来“网约护士”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广。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563万人。而有居家护理需求的患者与能提供上门服务的专业护士之间,仍然缺乏有效的对接渠道。“网约护士”这一新业态的兴起,在供需之间架起了桥梁,有助于释放就业潜力。
2019~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发布6批共93个新职业,网络主播、布展搭建师、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等新职业在最新一批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发布新职业,可以进一步规范职业管理,打开就业新空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受访专家表示,应在关注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掘产业发展潜在的就业带动力。在考虑产业链与人才链协同布局、协同搭建的同时,跟进完善配套设施、周边服务等,发挥产业带动就业的集聚效应。
充分预判助增量“落地”
促进就业新增量的精准“落地”,关键在于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充分预判方向、提前规划布局。
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确定、重大生产力布局要同步开展岗位创造、失业风险评估;同时要求“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新增量潜力巨大,应在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就业因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加强预判预警。受访专家表示,各地在进行产业发展规划时,应统筹考虑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当地就业的带动效能,提高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岗位需求调查试点,探索监测和预测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用工方向,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参考。比如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醒劳动者慎入网约车行业。
“可借鉴网约车行业饱和监测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利用大数据进行预判和预警,统筹减少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陈云说。
——提前规划布局。人力资源培养、开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将教育、培训和就业统筹起来,更显重要。专家建议,重点考虑未来产业趋势、人口结构变化等要素,提前布局教育资源,优化培训体系,使其与就业市场形成更加紧密的衔接。
以低空经济为例,广东省2024年5月发布29条措施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编制出台省级低空经济产业人才支持专项政策,精准引进、培养低空领域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等多类型人才,将适航审定、通航服务类别等专业技术人才列入省级人才计划。
“创造就业新增量,应从宏观战略层面引导产业发展,利用政策、资金等杠杆撬动发展,防止市场过热导致人力资源培养过剩。同时,提前参与学校专业布局、培训目录设置等,确保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陈云说。
受访专家建议,可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技能水平人群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教育、培训策略。比如,针对青年劳动力加大新兴技能培训力度,对中年再就业群体侧重于提供转岗所需的实用技能培训,让各类就业群体都能有能力抓住就业新增量带来的新机遇。
在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永吉220千伏变电站,电能质量管理员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2024年10月24日摄) 张楠摄 / 本刊
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职业院校等各类院校正在积极更新专业设置、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为历年最多。其中,增设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专业布点1670个。以四川大学为例,该校发布的《2024年度拟新增本科专业、预备案专业、拟撤销本科专业公示》中,拟撤销专业多达31个。
专家表示,众多高校增设新专业,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目的在于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有的放矢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服务高质量发展。
职业院校的市场嗅觉更加灵敏。在浙江台州,当地依托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建强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台州技师学院结合产业实际,以“订单班”“冠名班”等校企合作形式,将课堂搬到车间,把企业需求有效转化为学校育人的标准和方案。
“得益于政府牵头和企业深度参与,学院主动面向区域产业实际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7%,工科专业毕业生在国有平台、上市公司、专精特新等企业的就业率达81.7%。”台州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金国说。
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之外,加强行业培训、规范社会培训、打造地方特色劳务品牌,也能有效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2024年11月在湖南召开的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发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国省市县各层级累计培育劳务品牌2300多个;此次大会展示的251个劳务品牌中,有61个来自脱贫地区,带动266.2万农村群众务工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表示,将围绕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利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抓好劳务品牌发现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强化各项支持政策和保障举措,更好发挥其带就业、促产业的积极作用。
同时,创新机制用好职称这一人才评定“指挥棒”,可以有效拓宽新兴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激发人才集聚发展动力。2024年以来,多地探索将部分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并围绕特色产业、重点产业链设立特色评审专业。
比如,北京市增加集成电路、量子信息、虚拟现实、网络安全、花艺等8个职称评审新专业;上海市明确数字技术14个专业方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同时探索实行“举荐制”,将专家的推荐意见作为职称评审重要依据。
支持引导畅通供需
目前,劳动力市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存,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匹配度不足,劳动者与企业双向流动不畅。受访专家表示,当前需在政策引导、做优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持续发力。
——完善针对性政策支持。2024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下发通知,明确将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4年底;实施稳岗返还政策方面,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最高可获得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60%、30%的资金返还。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已为企业减少成本1309亿元;稳岗返还资金向企业发放204亿元,惠及5605万职工。
“各领域政策适时、精准、协同‘发力’,特别是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稳定用工,切实推动就业扩容提质。”陈云说。
——做优服务完善供需对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零工市场……近年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不断下沉、持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数字化手段大幅提升了就业供需匹配效率,降低匹配成本,提升求职招聘的准确性。”张成刚说。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就业服务还应在拓宽岗位搜寻渠道等方面持续优化,寻找搜集新兴岗位、前沿岗位,以适应产业的快速转型需要和劳动者的多样化就业需求。
——健全权益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国新就业形态群体不断扩大,提高其就业权益保障水平,有助于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推动用人单位及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
“应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激励约束等机制推动企业落实劳动权益保障措施,畅通劳动者权益保障渠道,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护航就业新增量持续扩展。”陈云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淏煜